中圖分類法(P)

P 天文學、地球科學

P1 天文學
P2 測繪學
P3 地球物理學
P4 大氣科學(氣象學)
P5 地質學
P7 海洋學
P9 自然地理學

P 詳細分類

P1 天文學
  P1-0 理論與方法論
 P1-09 天文學史
P1-091 世界
 P1-091.2 古代
 P1-091.3 中世紀
 P1-091.4 近代
 P1-091.5 現代
P1-092 中國
P1-093/-097 各國
P1-2 機構、團體、會議
 P1-28 天文館
P1-4 教育與普及
 P1-49 普及讀物
P11 天文觀測設備與觀測資料
 P111 天文儀器
P111.1 古代儀器
P111.2 天文光學望遠鏡
 P111.21 反射望遠鏡
 P111.22 折射望遠鏡
 P111.23 折反射望遠鏡
P111.3 天體觀測儀器
 P111.31 中天測量儀器
 P111.32 非中天觀測儀器
 P111.33 輔助儀器
P111.4 天體物理儀器
 P111.41 太陽觀測儀器
 P111.42 恆星攝譜儀、星雲攝譜儀
 P111.43 電視望遠鏡
 P111.44 射電望遠鏡(無線電望遠鏡)
 P111.45 光度計
 P111.46 測熱計
 P111.47 干涉儀
 P111.48 偏振儀
 P111.49 固體探測器
P111.5 人造天體觀測儀器
P111.6 天象儀
 P112 天文台(觀象台)
 P113 天文觀測報告
 P114 天文圖表
P114.1 天體光譜圖
P114.2 天體譜線波長表
P114.3 太陽系圖表
P114.4 恆星與星系圖表
 P114.4+1 恆星總圖
 P114.4+2 恆星表
 P114.4+3 雙星和聚星星表
 P114.4+4 變星和新星星表
 P114.4+5 河外星系圖表
 P114.4+6 射電源表
P114.5 天文計算用表
 P114.51 歲差表
 P114.52 軌道計算用表
 P114.53 食變星根數計算用表
 P114.54 天體測量計算用表
 P114.55 天體物理計算用表
 P114.56 恆星天文計算用表
 P114.57 天文計算列線圖(諾謨圖)
 P114.58 行星位置表
P12 天體測量學
 P121 球面天文學
 P122 誤差和訂正
 P123 照相天體測量學
P123.1 天體照相
 P123.1+1 物鏡相差對星相的影響
 P123.1+2 光學中心的測定及對定位的影響
 P123.1+3 大氣色散對定位的影響
 P123.1+4 天文底片
P123.2 底片上直角坐標的測量
 P123.2+1 坐標量度儀
 P123.2+2 誤差的測定
P123.3 歸算方法及計算用表
P123.4 應用
 P123.41 自行的測量
 P123.42 視差的測量
 P123.43 目視雙星軌道的測定
 P123.44 流星的照相觀測
 P123.45 特殊問題的測定
 P123.46 人造衛星的定位觀測
 P124 子午天體測量學(基本天體測量學)
P124+.1 相對測量
P124+.2 絕對測量
 P125 交食、凌掩
P125.1 日、月食理論及日、月食典
 P125.11 日食
 P125.12 月食
 P125.13 衛星的食和凌
P125.2 行星凌日
 P125.2+1 水星凌日
 P125.2+2 金星凌日
P125.3 月掩星
 P125.3+1 月掩恆星
 P125.3+2 月掩行星及其衛星
 P125.3+3 月掩彗星
 P125.3+4 月掩射電源
P125.4 行星掩星
 P125.4+1 行星掩彗星
 P125.4+2 行星掩恆星
P125.5 彗星掩星和凌日
P125.8 食、掩、凌的預報和計算
 P126 天文基本常數的測定
P126.1 天文單位
P126.2 大氣折射
P126.3 光行差
P126.4 視差
P126.5 歲差和章動
P126.8 自行
 P127 授時、經緯度的變化
P127.1 授時
 P127.1+1 測時
 P127.1+2 守時
 P127.1+3 收時
 P127.1+4 播時
 P127.1+5 地球自轉不均勻的研究
P127.2 緯度變化
P127.3 經度變化
P127.4 方位角變化
 P128 實用天文學
P128.1 天文大地測量學
 P128.11 緯度測量
 P128.12 經度測量
 P128.13 方位角測量
 P128.14 日食、月球定位及月掩星在大地測量中的應用
 P128.15 人造衛星在大地測量中的應用
[P128.2] 航海天文學
[P128.3] 航空天文學
[P128.4] 天文導航
 P129 現代天體測量學
P13 天體力學(理論天文學)
 P131 天體引力理論
 P132 n體問題
P132+.1 二體問題
P132+.2 三體問題
P132+.3 四體問題
P132+.4 多體問題(大於四體)
 P133 攝動理論
P133+.1 攝動方程
P133+.2 攝動函數及其展開方法
P133+.3 週期軌道理論
 P134 太陽系內各天體的運動理論
P134.1 大行星運動理論
P134.2 小行星運動理論
P134.3 衛星運動理論
P134.4 彗星、流星的運動理論
 P135 軌道計算
P135+.1 星歷表計算
P135+.2 行星軌道計算
P135+.3 小行星、彗星、流星群軌道計算
P135+.4 雙星軌道計算
 P136 天體力學定性理論
P136+.1 天體軌道穩定性理論
P136+.2 動力演化論
P136+.3 俘獲理論
 P137 天體運動和平衡問題
P137.1 天體形狀理論和流體自轉平衡
P137.2 歲差和章動理論
 P138 天體力學方法
P138+.1 天體運動方程的數學解法
P138+.2 天體運動方程的電子計算機解法
 P139 現代天體力學
P14 天體物理學
 P141 實測天體物理學
P141.1 天體照相學
P141.2 天體光度學(天體測光學)
P141.3 天體色度學
P141.4 天體偏振測量
P141.5 天體光譜學(天體分光學)
P141.6 天體分光光度學
P141.8 中微子天文學
P141.91 紅外天文學
{P141.92} 電波天文學
P141.93 記述天文學
 P142 理論天體物理學
P142.1 輻射轉移理論
P142.2 吸收線理論、連續吸收理論
P142.3 發射線理論
P142.4 恆星大氣結構理論
P142.5 恆星內部結構和能量來源
P142.6 天體的爆發和不穩定過程理論
P142.7 宇宙電動力學
P142.8 非熱致輻射
 P142.8+1 磁阻尼輻射(同步加速輻射)
 P142.8+2 逆康普頓輻射
 P142.8+3 等離子體振蕩輻射
 P142.8+4 引力輻射(引力波)
P142.9 其他
 P144 恆星物理學
P144.1 恆星光譜分類、光譜型、光度型
P144.2 表面溫度、有效溫度
P144.3 顏色、色指數
P144.4 大小、質量、密度
P144.5 視向速度
P144.6 星等、距離、視差(用物理方法得出的)
P144.7 自轉、磁場
[P144.8] 化學組成
P144.9 分光雙星和交食雙星
P145.1 各譜型的正常恆星
P145.2 變星
P145.3 新星和超新星
P145.4 特殊恆星
P145.5 白矮星
P145.6 脈衝星(中子星)
P145.8 塌縮星(黑洞)
P145.9 其他
P148 天體化學
[P149] 天體生物學
P15 恆星天文學、星系天文學、宇宙學
 P151 星座
 P152 恆星天文學、星系天文學
P152.1 恆星統計理論
P152.2 恆星的空間分佈
P152.3 恆星的運動
P152.4 恆星動力學、星系動力學
 P153 雙星和聚星
 P154 星團、星協、恆星雲
P154.1 星團
 P154.1+1 銀河星團(疏散星團)
 P154.1+2 球狀星團
 P154.1+3 移動星團
P154.2 星協
P154.3 恆星雲
 P155 銀河星雲與星際物質
P155.1 銀河星雲
 P155.1+1 瀰漫星雲
 P155.1+2 行星狀星雲
 P155.1+3 球狀體
 P155.1+4 HⅡ區、發射星雲
P155.2 星際物質
 P155.2+1 HⅠ區
 P155.2+2 星際分子
 P155.2+9 其他
 P156 銀河系
P156.1 銀道坐標
P156.2 銀心位置和銀河系大小的測定
P156.3 星族、次系、子系
P156.4 自轉、質量
P156.5 銀河系的結構
 P157 河外星系
P157.1 形態、分類
P157.2 光譜、譜線紅移
P157.3 距離
P157.4 亮度分佈、累積星
P157.5 自轉、質量、大小
P157.6 星系核的活動(包括爆發)
P157.7 射電星系、特殊星系
P157.8 星系團
P157.9 星系的起源和演化
 P158 類星體、類星射電源
 P159 宇宙學
P159.1 經典力學宇宙學
P159.2 相對論的宇宙論
P159.3 宇宙早期、宇宙起源和演化
P159.4 觀測宇宙學
P159.5 宇宙大尺度結構
P16 射電天文學(無線電天文學)
 P161 射電天文觀測
P161.1 總強度測量
P161.2 光度分佈測量
P161.3 偏振測量
P161.4 頻譜測量
P161.5 人造天體的射電觀測
 P162 射電輻射
P162.1 太陽系射電
 P162.11 太陽射電
 P162.12 月球射電
 P162.13 行星射電
P162.4 銀河系射電
P162.5 星系射電
 P163 射電輻射機制
 P164 干涉測量
 P165 雷達天文學(無線電定位天文學)
P17 空間天文學
 P171 觀測設備與觀測方法
P171.1 氣球觀測
P171.2 探空火箭觀測
P171.3 人造衛星觀測
P171.4 星際觀測站
P171.5 定向設備
 P172 空間天體物理學
P172.1 紫外線天文學
P172.2 X射線天文學
P172.3 γ射線天文學
P172.4 宇宙線天文學
 P173 星際航行動力學
P173.1 人造天體的軌道設計
P173.2 人造天體的發射和降落理論
P173.3 人造天體的運動理論
P173.4 人造天體的天文導航
P173.5 人造天體的軌道過渡
P173.6 人造天體的自轉理論
P18 太陽系
 P181 太陽系的起源和演化
 P182 太陽物理學
P182.1 太陽的物理參數
P182.2 太陽觀測
 P182.2+1 光譜觀測
 P182.2+2 磁場觀測
 P182.2+3 單色光觀測
 P182.2+4 射電觀測
 P182.2+5 氣球和探空火箭觀測
 P182.2+6 人造地球衛星觀測
 P182.2+7 日食觀測
 P182.2+8 U、V、X、Y輻射觀測
P182.3 太陽光譜
 P182.3+1 光譜分析
 P182.3+2 光譜圖
 P182.3+3 波長表
 P182.3+4 分光光度測量
P182.4 太陽光球
 P182.4+1 黑子
 P182.4+2 光斑
 P182.4+3 米粒組織
P182.5 太陽色球
 P182.5+1 譜斑
 P182.5+2 耀斑
P182.6 日珥和日冕
 P182.6+1 日珥
 P182.6+2 日冕
P182.7 太陽的磁場
P182.8 太陽的內部結構
P182.9 太陽活動
 P183 地球
[P183.1] 地球的起源和演化
P183.2 地球的結構
P183.3 地球的運動
 P183.3+1 自轉
 P183.3+2 公轉
P183.4 地球的大氣光學
P183.5 天體與地球的關係
 P184 月球
P184.1 月球的起源和演化
P184.2 大小、質量、距離、視差
P184.3 形狀
P184.4 運動
 P184.4+1 自轉
 P184.4+2 天平動
P184.5 月球表面物理及觀測方法
 P184.5+1 反照率及顏色
 P184.5+2 月面各細節的偏振測量
 P184.5+3 溫度、輻射
 P184.5+4 月球光譜
 P184.5+5 月球磁場
 P184.5+6 月球的紅外觀測
 P184.5+7 利用月球的人造衛星的觀測結果
 P184.5+8 人和儀器在月球上的就地觀測結果
P184.6 月面坐標及月面圖
 P184.6+1 月面坐標及月面山地高度的測定
 P184.6+2 月面地質圖
 P184.6+3 月面土壤圖
 P184.6+4 月面邊緣圖及其改正
 P184.6+5 月面山的高度測定
 P184.6+6 月面照片
P184.7 盈虧現象(月相)
P184.8 月面狀況
 P185 行星、衛星、彗星、流星、隕星
P185.1 水星
 P185.11 觀測
 P185.12 形狀、距離、大小、質量、密度
 P185.13 公轉、自轉
 P185.14 亮度、光譜、偏振、溫度
 P185.15 表面特徵
 P185.16 大氣
 P185.17 結構
 P185.18 衛星
 P185.2/.9 太陽系各種星體
P185.2 金星
P185.3 火星
P185.4 木星
P185.5 土星
P185.6 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P185.7 小行星
P185.8 彗星、流星、隕星
 P185.81 彗星
 P185.82 流星、流星群
 P185.83 隕星
P185.9 行星際物質、黃道光、對日照
P19 時間、曆法
 [P191] 年代學
 P192 計年法
 P193 季節、時令
 P194 曆法
P194.1 比較曆法
P194.2 公歷(陽曆)
P194.3 古代曆法
P194.9 其他曆法
 P195 歷書
 P196 歷書對照表
 P197 天文年歷
P197.1 中國天文歷
P197.2 各國天文歷
P197.3 航海歷書
P197.4 航空歷書
P197.5 星歷表
P2 測繪學
  P2-0 理論與方法
 [P2-019] 測繪法令
P20 一般性問題
 P201 測繪標準
 P202 測量用表
 P203 測量觀測記錄
 P204 測量儀器與方法
 P205 測量業務與組織管理
 P207 測量誤差與測量平差
P207+.1 測量誤差理論
P207+.2 測量平差
 P208 測繪數據庫與信息系統
 P209 電子計算機的應用
P21 普通測量學、地形測量學
 P211 簡易測繪法
 P212 羅盤儀及其他半儀器測量
P212+.1 覘標
P212+.2 測方位角法
 P213 經緯儀測量、平板儀測量
 P214 等外導線測量
 P215 距離測量
 P216 高程測量
P216+.1 經緯儀高程測量
P216+.2 氣壓高程測量
 P217 地形測繪和地形圖測繪
 P218 面積測量
P22 大地測量學
 P221 平面控制測量
P221+.1 三角測量
P221+.2 邊角測量
P221+.3 三邊測量
P221+.4 等級導線測量
 [P222] 天文大地測量
 P223 物理大地測量、重力測量與地球形狀的測定
P223+.0 位理論、地球形狀的測定
P223+.1 絕對重力測量
P223+.2 相對重力測量
P223+.3 陸地重力測量
P223+.39 海洋重力測量
P223+.4 空中重力測量
{P223+.5} 重力儀觀測
P223+.6 重力梯度測量
P223+.7 重力異常與垂線偏差
[P223+.9] 地球固體潮
 P224 高程控制測量
P224.1 水準測量
P224.2 三角高程測量
P224.3 電磁波測距高程測量
 P225 電磁波測距和基線測量
P225.1 無線電測距
P225.2 光電測距
P225.3 微波測距
P225.5 相位法測距
P225.6 脈衝法測距
{P225.7} 雷達測量
P225.8 基線測量
 P226 橢球面大地測量(高等測量)
P226+.1 橢球面上的測量計算
P226+.2 橢球面與其他曲面的關係
P226+.3 大地坐標系及其變換
 P227 動態大地測量
 P227.9 慣性大地測量
 P228 衛星大地測量與空間大地測量
P228.1 衛星定位
P228.3 衛星測高
P228.4 全球定位系統(GPS)
P228.5 衛星激光測距(SLR)和激光測月(LLR)
P228.6 射電干涉測量
P228.9 其他
P229 海洋測量學
 P229.1 海底地形測量
 P229.2 海洋大地測量
 [P229.3] 海道測量
 P229.5 海洋工程測量
 P229.6 領海基線測量
P23 攝影測量學與測繪遙感
 P231 航空攝影測量
P231.1 像片判讀(調繪)
P231.2 攝影測量控制
P231.3 模擬法測圖
P231.4 解析法測圖
P231.5 數字化測圖
 P232 地面攝影測量
 P234 非地形攝影測量
P234.1 近影攝影測量
P234.2 水下攝影測量
P234.3 X射線系統的應用
P234.4 掃瞄電子系統的應用
 P235 全息攝影測量與動態攝影測量
P235.1 全息攝影測量
P235.2 動態攝影測量
 P236 衛星攝影測量與空間攝影測量
 P237 測繪遙感技術
[P24] 測繪儀器
P25 專業測繪
 [P258] 工程測量
P27 地籍學
 P271 地籍測量
 P272 地籍調查
 P273 地籍管理
P28 地圖製圖學(地圖學)
 P281 地名學
 P282 數學製圖學(地圖的數學基礎)
P282.1 地圖投影
P282.2 坐標變換及其換帶
P282.3 地圖定向
P282.4 製圖用表
 P283 地圖編製
P283.1 地圖設計、原圖編繪
P283.2 原圖清繪和整飾
P283.3 平面圖繪製
P283.4 立體圖繪製
P283.49 影像地圖編製
P283.5 地圖更新
P283.7 製圖自動化
P283.8 遙感製圖
 P284 地形圖編製
P284.2 海底地形圖編製
P284.9 其他地形圖編製
 P285 專門地圖編製
P285.1 自然地理圖的編制
P285.2 社會經濟地圖編製
 P285.2+1 歷史地圖編製
 P285.2+2 經濟地圖編製
 P285.2+3 土地利用(規劃)圖編製
 P285.2+39 國土資源與環境綜合圖編製
 P285.2+4 政治行政區劃圖編製
 P285.2+5 人口分佈圖編製
 P285.2+6 民族分佈圖編製
 P285.2+7 城市圖編製
 P285.2+8 文化建設圖編製
P285.3 交通用圖編製
P285.4 教學圖編製
 {P285.4+1} 新型地圖編製
 {P285.4+2} 影像地圖編製
 {P285.4+3} 立體模型圖
{P285+.5} 地圖集編製
 {P285+.51} 普通地圖集
 {P285+.52} 教學地圖集
 {P285+.53} 經濟地圖集
 {P285+.54} 自然地圖集
 {P285+.55} 歷史地圖集
 {P285+.56} 綜合地圖集、區域地圖集
P285.7 海洋專題圖編製
P285.9 其他地圖編製
 P286 製圖儀器與設備
{P286+.1} 坐標儀
{P286+.2} 標準尺
{P286+.3} 縮放儀
{P286+.4} 航測製圖儀
{P286+.5} 雕刻儀
{P286+.6} 自動化製圖儀
 P287 地圖模型、地球儀
 P288 地圖制印與複製
 P289 地圖讀法與應用
P3 地球物理學
  P31 大地(岩石界)物理學(固體地球物理學)
 P311 地球起源及演化
P311.2 大陸起源及演化
[P311.3] 海洋起源及演化
P311.4 大氣起源及演化
[P311.5] 地球年齡(地質紀年學)
P311.9 其他
 P312 重力學與地球形狀學
P312.1 地球的重力場
P312.2 地球形狀學
P312.3 地殼均衡說
P312.4 地球的體潮、重力的時間變化
[P312.5] 緯度變化
P312.9 其他
 P313 大地構造物理學、巖組學(構造岩石學)
[P313.1] 岩石物理性質
P313.2 地殼構造
P313.3 地殼成分、物理性質、物理狀態
[P313.4] 地殼運動
[P313.5] 地殼內部力學
[P313.6] 造山及造陸運動
[P313.7] 島弧
 P314 地熱學
P314.1 溫泉學
P314.2 地球的內部熱
P314.3 地熱測量
[P314.4] 表面溫度
[P314.5] 凍土學
P314.9 其他
 P315 地震學
P315.0 理論與方法
 P315.01 數理地震學
 P315.02 物理地震學
 P315.08 統計地震學
 P315.09 其他
P315.1 地震成因
P315.2 地震與地球構造
P315.3 地震波、地震震級、震源物理
 P315.3+1 地震波
 P315.3+2 地震震級和能量
 P315.3+3 震源物理
P315.4 地球的震動與脈動
P315.5 地震活動性、地震區域劃分
P315.6 測震學
 P315.61 地震觀測技術與方法
 P315.62 地震觀測儀器與設備
 P315.63 地震觀測結果的解釋與處理
 P315.69 計算機應用
P315.7 地震觀測預報
 P315.71 震情
 P315.72 地震前兆與地震機理
P315.72+1 地磁與地震
P315.72+2 地電與地震
P315.72+3 地下水動態與地震
P315.72+4 地球化學與地震
P315.72+5 地殼形變與地震
P315.72+6 重力與地震
P315.72+7 地應力、地應變與地震
P315.72+8 環境因素與地震
 P315.73 地震觀測
 P315.75 地震預報
 P315.78 地震台、站
P315.8 實驗地震學、地震模擬試驗
P315.9 工程地震
 P316 地震調查、地震志
 P317 火山學
P317.1 火山熱能
P317.2 火山構造
P317.3 火山噴發及其噴出物
P317.4 晚期活動
P317.5 火山分佈、火山志
P317.6 火山觀測
P317.7 火山噴發前的預報
P317.9 火山災害及其防護
 P318 地磁學
P318.1 地球基本磁場
 P318.1+1 基本磁場及長期變化
 P318.1+2 地磁成因
 P318.1+3 地磁圖
P318.2 地球變化磁場
 P318.2+1 地磁變化
 P318.2+2 磁暴、磁擾
 P318.2+3 地磁脈動
 P318.2+4 地磁與太陽活動及高空物理現象的關係
P318.3 行星際空間的磁場
P318.4 岩石磁性及古地磁學
 P318.4+1 岩石磁性
 P318.4+3 磁異常
 P318.4+4 古地磁學、考古地磁學
P318.5 地震地磁學
P318.6 地磁觀測及儀器
 P318.6+1 觀測儀器
 P318.6+2 分析與解釋
 P318.6+3 磁測
 P319 地電學
P319.1 地球電場
 P319.1+1 自然電場
 P319.1+2 人工電磁場
 P319.1+9 其他
P319.2 地殼與岩石的電傳導及介電性質
P319.3 地電觀測及儀器
 P319.3+1 觀測儀器
 P319.3+2 分析與解釋
P319.6 古地電學
P33 水文科學(水界物理學)
 P331 水文調查
P331.1 洪水調查
P331.2 枯水調查
P331.3 水文地理調查
 P332 水文觀測(測驗)
P332.1 降水觀測
P332.2 蒸發觀測
P332.3 水位觀測、河床觀測
P332.4 流量觀測
P332.5 泥沙觀測
P332.6 水溫觀測
P332.7 水化學成分觀測
P332.8 冰情觀測
 P333 水文分析與計算
P333.1 水量平衡
P333.2 暴雨洪澇的分析與計算
P333.3 枯季徑流的分析與計算
P333.4 泥沙的分析與計算
P333.5 水利化、水土保持對徑流的影響
P333.6 水文統計理論
P333.9 計算技術在水文計算中的應用
 P334 水文實驗
P334+.1 蒸發實驗
P334+.2 徑流實驗
P334+.3 平原水文實驗
P334+.4 江河水文實驗
P334+.5 水庫水文實驗
P334+.6 湖泊水文實驗
P334+.7 冰川水文實驗
P334+.8 沼澤水文實驗
P334+.91 水利化、水土保持對水文要素影響的實驗
P334+.92 水文模型實驗
 P335 水文測驗儀器與設備
P335+.1 儀器
P335+.2 設備
 P336 水文站
 P337 水文記錄、水文資料
P337-3 水文記錄及資料整編方法
P337.1/.7 各國水文記錄、水文資料
 P338 水文預報
P338+.1 短期水文預報
P338+.2 中長期徑流預報
P338+.3 枯水預報
P338+.4 冰情預報
P338+.5 泥沙預報
P338+.6 旱澇分析預報
P338+.8 預報誤差評定
P338+.9 新技術在預報中的應用
 P339 水文循環與水文氣象
 P341 水文物理
 P342 水文化學
P342+.1 水中的溶解礦物質
P342+.2 水中的溶解氣體
P342+.3 水中的微生物
P342+.4 水質的改良
 P343 陸地水文學、水文地理學(水象學)
P343.1 河流
P343.2 山溪、瀑布、急湍
P343.3 湖泊、水庫
P343.4 沼澤
P343.5 河口、三角洲
P343.6 冰川
 P343.6+1 冰川的形成
 P343.6+2 冰川運動
 P343.6+3 冰川類型
P343.7 冰川志
[P343.8] 農田水文學
P343.9 改造自然對水文的影響
 P344 區域水文地理
 [P345] 水文地質學(地下水水文學)
 P349 應用水文學
P35 空間物理
 [P351] 高層大氣物理
[P351.1] 大氣結構
[P351.2] 大氣熱狀態和能源
[P351.3] 大氣輻射
[P351.4] 大氣光化反應
[P351.5] 大氣振蕩
 P352 電離層物理
P352.1 電離層分層和結構
P352.2 電離層形成、日當效應和日蝕效應
P352.3 電離層中電磁波傳播
P352.4 電離層暴和電離層騷擾及其預報
P352.5 電離層風和不均勻結構
P352.6 大氣嘯音和甚低頻發射
P352.7 電離層探測
 P353 外層空間日地關係物理
P353.1 地球的高空磁場及其探測
P353.2 星際等離子體同地磁場相互作用
P353.3 磁流波在地磁場中的傳播
P353.4 輻射帶、高能粒子分佈和環電流
[P353.5] 宇宙線
[P353.6] 極光
P353.7 太陽活動及其地球物理效應
P353.8 星際磁場和太陽風
 P354 空間等離子體物理
P354.1 稀薄等離子體物理
P354.2 飛行體與等離子體相互作用
[P354.3] 宇宙電動力學
P354.4 空間等離子體模擬實驗
 P355 高空稀薄空氣動力學
 [P356] 高層大氣探測
P4 大氣科學(氣象學)
  P40 一般理論與方法
 P401 大氣物理學
 P402 大氣化學
 P403 高空氣象學
 P404 近地面層氣象學、近地面層大氣物理學
 P405 衛星氣象學
 P406 無線電氣象學
 P407 大氣遙感
P407.1 被動式遙感
P407.2 主動式遙感
P407.3 聲波大氣遙感
P407.4 光學大氣遙感
P407.5 激光大氣遙感
P407.6 紅外大氣遙感
P407.7 微波大氣遙感
P407.8 遙感圖像的識別與處理
 P409 電子計算機在大氣科學上的應用
P41 大氣探測(氣象觀測)
 P411 氣象觀測網的組織和佈局
 P412 探測技術與方法
P412.1 地面氣象觀測
 P412.11 溫度觀測
 P412.12 氣壓觀測
 P412.13 濕度、降水和蒸發觀測
 P412.14 日照、日射觀測
 P412.15 雲的觀測
 P412.16 風向、風速觀測
 P412.17 能見度觀測
P412.2 高空氣象探測、高層大氣探測
 P412.21 測風氣球探測
 P412.22 無線電測風探測
 P412.23 探空儀觀測
 P412.24 飛機探測
 P412.25 雷達探測
 P412.26 火箭探測
 P412.27 衛星探測
 P412.291 平流層探測
 P412.292 對流層探測
 P412.293 臭氧層探測
 P412.294 電離層探測
 P412.295 超高層探測
P412.3 極地觀測
P412.4 特殊觀測
 P413 數據處理
{P413.1} 計算單位
{P413.2} 訂正及其方法
 {P413.2+1} 地面觀測的數據處理
 {P413.2+2} 高空觀測的數據處理
 {P413.2+3} 極地觀測的數據處理
 {P413.2+4} 特殊觀測的數據處理
 P414 大氣探測儀器及設備
P414.1 探空氣球
P414.2 探測飛機
P414.3 氣象火箭
P414.4 氣象衛星
P414.5 輻射和溫度測定儀器
 P414.5+1 相對日射表、日射強度表、地面輻射表、測光表
 P414.5+2 日照計、自記日照計
 P414.5+3 溫度表、溫度計
 P414.5+4 黑白球
 P414.5+5 百葉箱
P414.6 氣壓測定儀器
 P414.6+1 水銀氣壓表和氣壓計
 P414.6+2 空盒氣壓表和氣壓計
 P414.6+3 沸點測高表
P414.7 測風儀器
 P414.7+1 簡易測風儀器
 P414.7+2 風向測定表
 P414.7+3 風速測定表
 P414.7+4 經緯儀測風氣球
P414.8 濕度、凝結、蒸發測定儀器
 P414.8+1 乾濕表、濕度計、濕度表
 P414.8+2 蒸發器
 P414.8+3 露量計、露量表
 P414.8+4 積冰測定儀器
 P414.8+9 其他儀器
P414.9 雲和降水測定儀器
 P414.9+1 測雲器
 P414.9+2 測雲照相機
 P414.9+3 雲幕燈
 P414.9+4 雲中含水量、雲滴和冰晶測定儀器
 P414.9+5 雨量器、雨量計、量雪尺
P415.1 復合氣象儀器、自動化裝備
 P415.1+1 自記氣象儀、聯合氣象儀
 P415.1+2 自動氣象站
 P415.1+3 自動化裝備
[P415.2] 氣象雷達
P415.3 大氣物理現象測定儀器
 P415.3+1 大氣構成測定儀器
 P415.3+2 凝結核和雜質測定儀器
 P415.3+3 能見度測定儀器
 P415.3+4 大氣光測定儀器
 P415.3+5 大氣電測定儀器
 P415.3+6 臭氧計
 P415.3+7 大氣冷卻率和絕熱率測定儀器
 P416 觀測記錄
P416.1 觀測記錄表簿的設計
P416.2 地面觀測記錄
P416.3 高空觀測記錄
P416.4 極地觀測記錄
P416.5 特殊觀測記錄
P42 氣象基本要素、大氣現象
 P421 大氣性質及大氣結構
[P421.1] 大氣物理性質
[P421.2] 大氣化學性質
P421.3 大氣結構
 P421.31 對流層
 P421.32 平流層
 P421.33 臭氧層
 P421.34 電離層
 P421.35 超高層
 P422 大氣輻射
P422.1 太陽輻射
 P422.1+1 日照
 P422.1+2 相對日射、日射強度
 P422.1+3 太陽常數
 P422.1+4 日照度
 P422.1+5 太陽輻射的反射
P422.2 地球輻射
P422.3 大氣中的吸收、散射與傳遞
 P422.3+1 太陽輻射的吸收、散射
 P422.3+2 地球輻射的吸收、散射
 P422.3+3 夜空輻射
P422.4 輻射平衡及熱量平衡
P422.6 特殊波長的輻射
 P422.6+1 紅外線輻射
 P422.6+2 紫外線輻射
 P422.6+3 宇宙線輻射
 P422.6+4 太陽的微粒輻射
P422.9 其他輻射
 P423 大氣溫度
P423.1 大氣溫度的結構
P423.2 地面溫度分佈、等溫線
P423.3 地面溫度變化
 P423.3+1 日變化
 P423.3+2 年變化
 P423.3+3 其他週期變化
 P423.3+4 長期趨勢
 P423.3+5 非週期性變化
 P423.3+6 頻率、最高與最低溫度
P423.4 霜
 P423.4+1 防霜的氣象原理
P423.5 近地面湍流層溫度的垂直分佈
P423.6 高空溫度
P423.7 地球表面溫度
 P424 氣壓
P424.1 氣壓結構
P424.2 氣壓分佈
P424.3 氣壓變化
 P424.3+1 日變化
 P424.3+2 年變化
 P424.3+3 其他週期變化
 P424.3+4 長期趨勢
 P424.3+5 非週期變化
 P424.3+6 頻率
P424.4 高空氣壓
 P424.4+1 空間分佈
 P424.4+2 變化
 P425 風
P425.1 風的結構
P425.2 湍流、陣風性和大氣中的湍流擴散
 P425.2+1 大氣低層的湍流
 P425.2+2 自由大氣的湍流
 P425.2+3 動量、熱量、水汽的湍流擴散
P425.3 近地表風的水平分佈、流線
P425.4 地表風的變化
 P425.4+1 日變化(陸風、海風、山谷風)
 P425.4+2 年變化
 P425.4+3 其他週期變化
 P425.4+4 長期趨勢
 P425.4+5 非週期變化
 P425.4+6 頻率
 P425.4+7 大風、強風
P425.5 特殊區域的風
 P425.5+1 信風、赤道無風帶
 P425.5+2 熱下降風(溫暖乾燥風)
 P425.5+3 冷下降風(寒冷乾燥風)
 P425.5+4 寒潮
 P425.5+5 沙暴、塵暴
P425.6 風的影響
 P425.6+1 風災
 P425.6+2 防風
 [P425.6+3] 風能的利用
 P425.6+4 風吹物體的移動
 [P425.6+5] 風對建築結構的影響
 P425.6+6 風對水面的影響
P425.7 高空風
 P425.7+1 高空風的水平分佈、流線
 P425.7+2 變化
P425.8 垂直氣流
 P425.8+1 雲層內或其下面空氣的對流、熱流和垂直氣流
 P425.8+2 大尺度垂直氣流
 P425.8+3 地形對自由大氣中風擾動的影響
 P425.8+4 自由大氣中其他大尺度的垂直氣流
 P426 水汽、凝結和降水
P426.1 濕度
 P426.1+1 結構
 P426.1+2 地表分佈
 P426.1+3 變化
 P426.1+4 近地面湍流層的垂直分佈
 P426.1+5 高空濕度
 P426.1+6 濕度和森林火災
P426.2 蒸發與蒸散
 P426.2+1 蒸發理論
 P426.2+2 蒸發實驗與計算
P426.3 凝結
 P426.3+1 物理性質、凝結核
 P426.3+2 地表凝結
P426.3+21 液體(露)
P426.3+22 固體
 P426.3+3 高空凝結、積冰
P426.4 霧
 P426.4+1 結構、形成與消散
 P426.4+2 分佈
 P426.4+3 變化
 P426.4+4 特殊情況
P426.5 雲
 P426.5+1 雲物理學
 P426.5+2 分佈
 P426.5+3 變化
 P426.5+4 高度及厚度
 P426.5+5 運動
 P426.5+6 分類
P426.6 降水
 P426.61 普通降水
P426.61+1 降水物理學
P426.61+2 降水化學
P426.61+3 地表分佈
P426.61+4 變化
P426.615 降水的各種影響
P426.616 降水引起的災害
 P426.62 液態降水(降雨)
P426.62+1 結構、形成和溫度
P426.62+2 地表分佈
P426.62+3 變化
 P426.63 固態晶狀降水
P426.63+1 結構、形成和溫度
P426.63+2 地表分佈
P426.63+3 變化
P426.63+4 雪暴
P426.63+5 積雪
P426.63+6 雪崩
 P426.64 固態非晶狀降水
P426.64+1 結構、形成和溫度
P426.64+2 地表分佈
P426.64+3 變化
 P426.65 降水中所含的外來物質
 P426.67 其他降水形成
 [P426.68] 土壤水分
 P427 大氣現象
P427.1 大氣光學現象(大氣光學)
 P427.1+1 空氣折射所產生的現象
P427.1+12 海市蜃樓
P427.1+13 閃爍
P427.1+14 天體變形
 P427.1+2 吸收和散射所產生的現象
P427.1+21 天色
P427.1+22 干霾
P427.1+23 曙暮光、高山輝
 P427.1+3 凝結物所產生的現象
P427.1+31 彩光
P427.1+32 虹
P427.1+33 暈、幻日
P427.1+34 華、幻月、月桂
P427.1+35 雲的彩色
 P427.1+4 極化和中性點
 P427.1+9 其他光學現象
P427.2 能見度、渾濁度
 P427.2+1 能見度的物理性質
 P427.2+2 地表分佈
 P427.2+3 地表變化
 P427.2+4 垂直和斜向的能見度
 P427.2+5 高度變化
P427.3 大氣電現象(大氣電學)
 P427.31 晴天的電
P427.31+1 位勢梯度
P427.31+2 電離和電荷
P427.31+3 離子變遷率、傳導性、電流
P427.31+4 大氣的放射性
P427.31+5 與其他氣像要素的關係
 P427.32 不穩定天氣的電
P427.32+1 雷暴的電
P427.32+2 電子放電
P427.32+3 降水的電
 P427.33 極光
P427.33+1 極光的物理性質
P427.33+2 極光的高度和地理分佈
P427.33+3 極光的週期性
 P427.34 天電干擾
 P427.35 天氣對人工電磁輻射的影響
 P427.39 其他電現象
P427.4 大氣聲學現象(大氣聲學)
 P427.4+1 聲的傳播、可聽度、寂靜區
 P427.4+2 雷鳴
 P427.4+3 氣像現象所產生的其他雜音
 P429 氣象災害
P43 動力氣象學
 P431 大氣靜力學與大氣准靜力學
P431+.1 流體靜力學、標準大氣
P431+.2 靜力和准靜力的熱力狀態和過程、熱平衡
 P432 大氣運動學
P432+.1 尺度理論
P432+.2 運動週期
 P433 大氣動力學
P433+.1 正壓不穩定
P433+.2 斜壓不穩定
 P434 大氣環流
P434+.1 力學和熱力學
P434+.2 要素分佈
P434+.3 活動中心
P434+.4 遠距離地區間的相互關係
P434+.5 大氣環流中各種物理量的水平和垂直輸送
 P435 數值試驗
P435+.1 大氣運動數值試驗
P435+.2 大氣環流數值試驗
 P437 實驗研究
P44 天氣學
 P441 氣團和鋒
P441+.1 力學和熱力學
P441+.2 要素分佈
P441+.3 移動、路徑
 P442 急流和風在天氣學上的分析
P442+.1 結構
P442+.2 要素分佈
P442+.3 移動、路徑
 P443 低氣壓和溫帶氣旋
 P444 熱帶氣象
 P445 中小尺度天氣現象
P445+.1 陸龍卷
P445+.2 水龍卷
P445+.3 旋風
[P445+.4] 塵暴、沙暴
 P446 雷暴
 P447 氣旋、反氣旋
 P448 大氣環流在天氣學上的分析
P45 天氣預報
 P451 預報工作的組織
 P452 民間看天經驗
 [P453] 天氣諺語
 P454 電碼和符號
 P455 預報用圖表
 P456 預報方法
P456.1 短期預報方法
P456.2 中期預報方法
P456.3 長期預報方法
P456.4 單站預報方法
P456.5 補充訂正預報方法
P456.6 天氣圖預報法
P456.7 數值預報方法
P456.8 統計預報方法
P456.9 其他預報方法
 P457 主要氣像要素和天氣現象預報
P457.1 雲預報
P457.2 高空形勢預報
P457.3 溫度預報
 P457.31 霜預報
 P457.32 高空溫度預報
P457.4 氣壓預報
P457.5 風預報
P457.6 降水預報
P457.7 能見度預報
P457.8 熱帶氣旋、颱風、颶風預報
P457.9 雷暴預報
 P458 天氣過程的分析
P458.1 概況分析
 P458.1+1 綜合性分析
 P458.1+2 單項分析
P458.1+21 降水過程分析
 P458.1+21.1 暴雨過程分析
 P458.1+21.2 冰雹過程分析
P458.1+22 寒潮過程分析
P458.1+23 大風過程分析
P458.1+24 颱風分析
P458.2 中小尺度天氣分析
P458.3 個例分析
 P459 天氣資料
P459.1 天氣公報
P459.2 歷史天氣圖
P459.3 地面天氣圖
P459.4 高空天氣圖
P5 地質學
  P51 動力地質學
 P511 內力作用
[P511.1] 地殼運動
[P511.2] 地震作用
[P511.3] 火山作用
[P511.4] 岩漿作用
[P511.5] 變質作用
 P512 外力作用
P512.1 風化作用
 P512.1+1 物理風化
 P512.1+2 化學風化
 P512.1+3 風化殼
P512.2 剝蝕作用、搬運作用、沉積作用
 P512.2+1 風力作用
 P512.2+2 水力作用
P512.3 地上水作用
 P512.31 河流作用
 P512.32 湖泊、海洋作用
P512.4 冰川作用
 P512.4+1 侵蝕作用與冰蝕地形
 P512.4+2 冰川沉積作用
P512.5 生物作用、人類地質作用
P512.6 天體引力作用
[P52] 古生物學
P53 歷史地質學、地層學
 P531 古地理學
 P532 古氣候學
 P533 地球年齡(地質紀年學)
 P534 各時代地史及其地層
P534.1 前寒武紀
P534.2 太古代(界)
P534.3 元古代(界)
 P534.31 震旦紀(系)
P534.4 古生代(界)
 P534.41 寒武紀(系)
 P534.42 奧陶紀(系)
 P534.43 志留紀(系)
 P534.44 泥盆紀(系)
 P534.45 石炭紀(系)
 P534.46 二疊紀(系)
P534.5 中生代(界)
 P534.51 三疊紀(系)
 P534.52 侏羅紀(系)
 P534.53 白堊紀(系)
P534.6 新生代(界)
 P534.61 第三紀(系)
P534.61+1 老第三紀(系)
P534.61+2 古新世亞統
P534.61+3 始新世亞統
P534.61+4 漸新世(統)
 P534.62 新第三紀(系)
P534.62+1 中新世(統)
P534.62+2 上新世(統)
 P534.63 第四紀(系)
P534.63+1 更新世(統)
P534.63+2 全新世(統)
 P535 區域地層學
 P536 地層與成礦
 P539 各類地層學
P539.1 地震地層學
P539.2 層序地層學
P539.3 磁性地層學
P539.4 勘探地層學
P539.5 定量地層學
P539.6 事件地層學
P539.7 化學地層學
P54 構造地質學
 P541 地球動力學與大地構造理論
 P542 構造運動
P542+.1 升降運動(造陸運動、震盪運動)
P542+.2 褶皺運動、造山運動
P542+.3 線系構造、斷裂運動
 P542+.31 正斷層
 P542+.32 地塹、地壘
 P542+.33 節理、辟理
 P542+.34 不整合
 P542+.35 古火山構造
 P542+.36 火成岩體構造
P542+.4 板塊構造
P542+.5 深部構造、深部地質
 P544 大地構造分區
P544+.1 地台
P544+.2 地槽
P544+.3 過渡區
P544+.4 大陸與大洋盆地
 [P545] 大地構造物理學、巖組學(構造岩石學)
 P546 新構造運動(新構造學)
 P547 歷史大地構造學
 P548 區域構造地質學
P55 地質力學
 P551 構造形跡力學性質
 P552 構造體系和構造形式
 P553 地殼應力與活動構造
 P554 地質力學研究方法與模擬試驗
P56 區域地質學
P57 礦物學
 P571 礦物成因
 P572 礦物形態
P572+.1 單體形態
P572+.2 連生體形態
P572+.3 集合體形態
 P573 礦物的構造
 P574 礦物的物理化學
P574.1 物理性質
 P574.1+1 光學性質
 P574.1+2 力學性質
 P574.1+9 其他性質
P574.2 化學成分
 P575 礦物的鑒定及分析
P575.1 電子探針
P575.2 電子顯微鏡鑒定
P575.3 微量化學分析
P575.4 光譜分析、極譜分析
P575.5 X射線分析
P575.6 熱分析
P575.9 其他分析
 P577 礦物分佈、區域礦物誌
 P578 礦物分類
P578.1 自然元素
 P578.1+1 金族
 P578.1+2 鐵-鉑族
 P578.1+3 鋨-釕族
 P578.1+4 半金屬族
 P578.1+5 硫族
 P578.1+6 碳族
P578.2 硫化物
 P578.2+1 輝銅礦族
 P578.2+2 方鉛礦族
 P578.2+3 閃鋅礦族
 P578.2+4 磁黃鐵礦族
 P578.2+5 黃銅礦族
 P578.2+6 銅蘭族
 P578.2+7 雌黃族
 P578.2+91 輝鉬礦族
 P578.2+92 黃鐵礦族
 P578.2+93 方鈷礦族
 P578.2+94 黝銅礦族
 P578.2+95 斜方硫砷銅礦族
 P578.2+96 車輪礦族
 P578.2+97 硫砷銀礦族
 P578.2+98 鋁含硫鹽
P578.3 鹵化物
 P578.3+1 氟化物
 P578.3+2 氯化物、溴化物、碘化物
P578.4 氧化物和氫氧化物
 P578.4+1 水族
 P578.4+2 赤銅礦族
 P578.4+3 紅鋅礦族
 P578.4+4 鋼石-鈦鐵礦族
 P578.4+5 褐錳礦族
 P578.4+6 尖晶石族
 P578.4+7 金紅石族
 P578.4+91 鈣鈦礦族
 P578.4+92 黃綠石礦
 P578.4+93 非晶鈾礦族
 P578.4+94 石英族
 P578.4+95 氫氧鎂石族
 P578.4+96 水鋁氧石族
 P578.4+97 纖鐵礦-針鐵礦族
 P578.4+98 硬錳礦族
P578.5 硝酸鹽
P578.6 碳酸鹽
 P578.6+1 方解石族
 P578.6+2 孔雀石族
 P578.6+3 蘇打
P578.7 硫酸鹽
 P578.7+1 重晶石族
 P578.7+2 硬石膏與軟石膏
 P578.7+3 鹼金屬硫酸鹽
 P578.7+4 兩價金屬的含水硫酸鹽
 P578.7+5 明礬石族
 P578.7+6 明礬族
P578.8 鉻酸鹽
P578.91 鉬酸鹽和鎢酸鹽
 P578.91+1 鎢酸鐵礦物
 P578.91+2 鎢酸鈣礦物
 P578.91+3 含水鉬酸鹽和含水鎢酸
P578.92 磷酸鹽、砷酸鹽和礬酸鹽
 P578.92+1 磷鈰鑭礦族
 P578.92+2 磷灰石族
 P578.92+3 磷鋁石-氟磷酸鐵錳礦族
 P578.92+4 藍鐵礦族
 P578.92+5 臭蔥石族
 P578.92+6 鈾雲母族
 P578.92+7 綠松石族
P578.93 硼酸鹽
P578.94 硅酸鹽(矽酸鹽)
 P578.94+1 鋯石英族
 P578.94+2 橄欖石族
 P578.94+3 矽鋅礦族
 P578.94+4 黃晶族
 P578.94+5 藍晶石族
 P578.94+6 十字石族
P7 海洋學
  P71 海洋調查與觀測
 P711 組織與佈局
 P712 調查、觀測規範
 P714 調查及觀測方法
P714+.1 海洋水文
P714+.2 海洋氣象
P714+.3 海洋物理
P714+.4 海洋化學
P714+.5 海洋生物
P714+.6 海洋地質
P714+.7 海洋地貌
P714+.8 海洋地球物理
 P715 調查與觀測技術設備
P715.1 固定設備
P715.2 浮標裝置
P715.3 調查船
P715.4 水上觀測技術設備
 P715.4+1 海洋調查平台
 P715.4+2 水上觀測塔
 P715.4+3 觀測台站
P715.5 水下觀測技術設備
 P715.5+1 水下試驗室
 P715.5+2 水下電視
 P715.5+3 水下攝影機
P715.6 航空與衛星觀測技術設備
P715.7 遙測技術設備
P715.9 其他觀測技術設備
 P716 調查與觀測儀表
P716+.1 水文觀測儀器
 P716+.11 水深測量儀器
 P716+.12 水溫觀測儀器
 P716+.13 海水密度測量儀器
 P716+.14 海水鹽度觀測儀器
 P716+.15 海水觀測儀器
 P716+.16 水文綜合要素觀測儀器
 P716+.19 其他水文要素觀測儀器
P716+.2 海洋動力學觀測儀器
 P716+.21 海流觀測儀器
 P716+.22 海浪觀測儀器
 P716+.23 驗潮儀
P716+.3 海洋氣象觀測儀器
P716+.4 海洋物理測量儀器
 [P716+.41] 水聲測量儀器
 P716+.42 海洋光學測量儀器
 P716+.43 海水熱力學性質測量儀器
P716+.5 海洋化學分析儀器
P716+.6 海洋生物觀測儀器
P716+.7 海洋地質地貌觀測儀器
P716+.8 海洋地球物理觀測儀器
 P716+.81 重力儀
 P716+.82 磁力儀
 P716+.83 地震儀
P716+.9 其他海洋調查觀測儀器
 P717 調查與觀測資料
01 原始資料
02 報表
03 標本和樣品
04 調查研究報告
05 調查資料彙編
06 調查圖集
P72 區域海洋學
 P721 太平洋
 P722 北太平洋
P722.1 白令海
P722.2 鄂霍次克海
P722.3 日本海
P722.4 渤海
P722.5 黃海
P722.6 東海
P722.7 南海
P722.8 加利福尼亞灣
P722.9 阿拉斯加灣
 P723 南太平洋
P723.1 蘇祿海
P723.2 蘇拉威西海
P723.3 爪哇海
P723.4 班達海
P723.5 阿拉弗拉海
P723.6 珊瑚海
P723.7 塔斯曼海
P723.8 菲吉海
P723.9 熱帶太平洋
 P724 印度洋
P724.1 孟加拉海
P724.2 安達曼海
P724.3 阿拉伯海
P724.7 紅海
P724.8 熱帶印度洋
 P725 大西洋
P725.1 北大西洋
 P725.2 北海
 P725.3 波羅的海
 P725.4 挪威海
 P725.5 哈得孫灣
P725.6 西大西洋
 P725.7 墨西哥灣
 P725.8 加勒比海
P725.9 南大西洋(幾內亞灣)
P725.99 熱帶大西洋
 P726 地中海
P726.1 利古裡亞海
P726.2 第勒尼安海
P726.3 愛奧尼亞海
P726.4 亞得裡亞海
P726.5 愛琴海
P726.6 累旺特海
P726.7 黑海
 P727 北冰洋
P727.1 格陵蘭海
P727.2 巴倫支海
P727.3 白海
P727.4 喀拉海
P727.5 巴芬灣
 P728 南大洋及南極
P728.1 南大洋
 P728.11 威德爾海
 P728.12 羅斯海
 P728.13 德雷克海峽
P728.2 南極
P73 海洋基礎科學
 P731 海洋水文學
P731.1 海洋水文要素
 P731.11 溫度
 P731.12 鹽度
 P731.13 密度
 P731.14 水色透明度
 P731.15 海冰
 P731.16 水團
P731.2 海洋動力學
 P731.21 海流
 P731.22 波浪
 P731.23 潮汐
 P731.24 躍層與內波
 P731.25 海嘯
 P731.26 湍流與混合、水交換、水平衡
 P731.27 大洋環流
P731.3 海洋水文預報
 P731.31 水溫預報
 P731.32 冰情預報
 P731.33 波浪預報
 P731.34 水位預報
 P731.35 海流預報
 P731.36 海嘯預報
 P732 海洋氣象學
P732.1 海上氣象基本要素
P732.2 海洋天氣
P732.3 海洋熱帶氣象
P732.4 海洋天氣預報
P732.5 海洋氣候
P732.6 海洋與大氣的相互關係
P732.7 海洋動力氣象學
 P733 海洋物理學
P733.1 海水的物理性質
P733.2 海洋聲學
 P733.21 聲波在海水中的傳播
P733.21+1 聲速、聲道
P733.21+2 散射和混響
P733.21+3 起伏
P733.21+4 折射與反射
P733.21+5 射線聲學
P733.21+6 吸收與衰減
 P733.22 噪聲
 P733.23 海洋聲學的應用
 [P733.24] 水聲工程
P733.3 海洋光學
 P733.3+1 海水光學性質
 P733.3+2 光在水下的傳播
 P733.3+3 水下激光
P733.4 海洋熱力學
 P733.4+1 海洋熱交換
 P733.4+3 海洋熱平衡
P733.6 海洋電磁學
 P734 海洋化學
P734.2 海水化學
 P734.2+1 海水化學組成
 P734.2+2 溶解氣體
 P734.2+3 懸浮物質
P734.2+31 無機懸浮物
P734.2+32 有機懸浮物
 P734.2+4 放射性元素
 P734.2+5 區域海洋化學
P734.3 海洋物理化學
 P734.3+1 海水物理化學
 P734.3+2 海水化學熱力學
 P734.3+3 海水電化學
 P734.3+5 海洋界面化學與膠體化學
P734.4 海洋分析化學
 P734.4+1 海水化學元素分析
 P734.4+2 無機化合物分析
 P734.4+3 有機化合物分析
 P734.4+4 營養鹽分析
 P734.4+5 溶解氣體分析
P734.5 海洋有機化學
 [P735] 海洋生物學
 P736 海洋地質學
P736.1 海洋地質構造
 P736.11 海洋起源與演化
 P736.12 海底地質、深海地質
 P736.14 島嶼、島弧與海溝
 P736.15 大陸邊緣
P736.2 海洋沉積、歷史海洋學
 P736.21 海洋沉積
P736.21+1 海底性質
P736.21+2 海洋沉積物的來源與搬運作用
P736.21+3 海洋沉積物的沉積作用
 P736.22 歷史海洋學、海洋地層學
P736.22+1 海洋古生物學
P736.22+2 海洋古地理
P736.22+3 海洋地層年代測定
P736.22+4 各時代地層
P736.3 海底礦物與岩石
P736.4 海洋地球化學
 P736.4+1 沉積物化學成分
 P736.4+2 自然作用地球化學
 P736.4+3 個別元素地球化學
 P736.4+4 同位素地球化學
 P736.4+5 放射性元素地球化學
P736.5 區域海洋地質
 P737 海洋地貌學
P737.1 海岸地貌
 P737.11 海岸分類
 P737.12 海岸地貌類型
P737.12+1 入海河口地貌
 P737.13 海岸發育營力
 P737.14 海岸泥沙流
 P737.15 海岸新構造運動
 P737.17 區域海岸地貌
P737.2 海底地貌
 P737.22 海底地貌類型
 P737.23 海底地貌發育營力
 P737.27 區域海底地貌
 P738 海洋地球物理學
P738.1 地球動力學
P738.2 海洋重力場
P738.3 海洋磁場
P738.4 海底地震
P738.5 海底火山
P738.6 海底地熱
P74 海洋資源與開發
 P741 海洋開發基礎研究
 P742 海洋開發技術設備
 P743 海洋動力資源開發
P743.1 海流能
P743.2 波浪能
P743.3 潮汐能
P743.4 海水熱能
 P744 海洋礦產資源及開發
P744.2 海底砂礦
P744.3 錳結核
P744.4 石油和天然氣
 P745 海洋生物資源及開發
 P746 海水資源開發與綜合利用
P746.1 海水綜合利用
P746.2 海水元素的提取
 P746.2+1 常量元素的提取
 P746.2+2 微量元素的提取
P746.3 海水化合物的提取
 P747 海水淡化
P747+.1 蒸餾法
 P747+.11 閃急蒸餾法
 P747+.12 蒸汽壓縮蒸餾法
 P747+.13 多效蒸餾法
 P747+.14 太陽能蒸餾法
 P747+.15 核能淡法
 P747+.19 其他
P747+.2 冷凍法
P747+.3 電滲析法
P747+.4 離子交換法
P747+.5 反滲透法
P747+.6 滲透法
P747+.7 溶劑萃取法
P747+.8 生物學法
P747+.91 水合物淡化法
P747+.92 壓滲析法
P747+.99 其他淡化法
 P748 海岸帶資源及其開發
P75 海洋工程
 P751 深海工程、近海工程
 P752 海上工程
 P753 海岸工程
 P754 海下工程
P754.1 能源
P754.2 水下照明技術
P754.3 潛水技術與裝置
P754.4 水下遙控設備
P754.5 水下工程材料
P755.1 焊接技術
P755.2 耐壓技術
P755.3 防腐技術
P755.4 建築塗料
P756.1 水下電纜
P756.2 水下管道
P756.3 水下試驗室
P756.4 水下打撈
P756.5 海底鑽探
P756.6 海洋電子工程
P756.8 海洋空間利用
 {P755} 水下工藝
 {P756} 水下工程技術
[P76] 海洋環境科學
[P77] 潛水醫學
[P79] 軍事海洋學
P9 自然地理學
  P90 一般理論與方法
 P901 景觀學、區域論
 P902 自然區劃法
 P903 高山定位法
 P904 地理考察法
P91 數理地理學
[P92] 古地理學
P93 部門自然地理學
 P931 地貌學(地形學)
P931.1 流水地貌學、濕潤地貌學
P931.2 構造地貌學
P931.3 沙漠地貌學、乾燥地貌學
P931.4 冰川地貌學、冰緣地貌學
P931.5 巖溶(喀斯特)地貌學
P931.6 黃土地貌學
P931.7 湖泊、沼澤地貌學
P931.8 凍土地貌學
P931.91 應用地貌學
P931.92 實驗地貌學
 [P932] 氣候學
 [P933] 水文地理學
 [P934] 土壤地理學
 [P935] 生物地理學
[P935.1] 植物地理學
[P935.2] 動物地理學
 [P936] 醫學地理學
P94 區域自然地理學
 P941 世界自然地理學
P941.1 熱帶、赤道帶
P941.2 亞熱帶
P941.3 溫帶
P941.4 亞寒帶
P941.5 寒帶
P941.6 極地
 P941.61 南極
 P941.62 北極
P941.7 自然區域
 P941.71 乾燥區
 [P941.72] 火山
 P941.73 沙漠區
 P941.74 黃土地、高原、台地
 P941.75 盆地、平原、草原
 P941.76 山脈、丘陵
 P941.77 河流
 P941.78 湖泊、沼澤
[P941.8] 海洋地理
 P942 中國自然地理
 P943/947 各國自然地理
{P95} 環境地理學
[P951] 環境地理學
[P954] 災害地理學
P96 自然資源學
 P962 調查與分析
 [P963] 規劃與管理
 P964 資源評價
 P966 資源分佈
P966.1/.7 地理分佈
P966.8 地帶分佈
P966.9 地文分佈
 [P967] 資源開發與利用
 [P968] 各種自然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P97] 地理探險與發現
P98 自然地理圖